江梅引 咏杨花(二○一四)

生涯长与白萍齐,惜红时,眼颓迷。
别院幽房,堆积欲何之。
轻质古来容易落,恨无期。
斜阳陌,雁未栖。
蹑波不敢下青堤,抱涵空,粘客衣。
扑灯绕柱,竟无影、化入筝丝。
芷渡伊人,情事总难知。
漫觅清霜飞怨处,几成痴。
看春草,惹梦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江梅引·咏杨花》以杨花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情感难解的感慨。

首先,杨花被描绘成与白萍相伴的存在,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漂泊。作者通过“惜红时,眼颓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无奈与失落。杨花在“别院幽房”中堆积,却不知去向何方,暗喻人生中许多事情难以掌控,充满迷茫。

接着,作者以杨花“轻质古来容易落”来比喻人生中的遗憾与失落,尤其是“恨无期”更是直击人心,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力感。斜阳下的陌路与未栖的雁,则进一步烘托出孤独与漂泊的情感。

在“蹑波不敢下青堤,抱涵空,粘客衣”中,杨花的轻盈与飘忽被赋予了一种悲凉的色彩。它不敢轻易落下,仿佛在逃避什么,却又无意间粘在过客的衣襟上,象征着人生中的情感与牵绊难以摆脱。

“扑灯绕柱,竟无影、化入筝丝”则通过杨花扑向灯火却无影无踪的意象,表达了人生中许多追求与期待最终化为泡影的无奈。而“芷渡伊人,情事总难知”则进一步点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难以捉摸,充满了未知与迷茫。

最后,作者以“漫觅清霜飞怨处,几成痴”来表达对过去遗憾的追忆与无法释怀。而“看春草,惹梦思”则通过春草引发梦境,暗示人生中的许多情感与回忆都如同梦境一般,既真实又虚幻。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杨花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情感难解的深刻感悟。杨花作为象征,既代表了生命的脆弱与漂泊,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遗憾。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