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人下瑶台,香风动轻素。画角弄江城,鸣珰月中堕。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月下美人赏梅的唯美画面,充满仙气和动感。

前两句"玉人下瑶台,香风动轻素"像电影特写镜头:一位仙女般的女子从天上宫殿款款走来,她洁白的衣袖随着梅花的香气轻轻飘动。"玉人"和"瑶台"这些词给人高贵圣洁的感觉,而"香风"和"轻素"又让画面变得柔软灵动。

后两句"画角弄江城,鸣珰月中堕"突然加入声音元素:远处城楼传来悠扬的号角声,这时美人发间的玉饰突然从月光中坠落。号角的雄浑与玉佩的清脆形成奇妙对比,一个"堕"字让静止的画面突然有了动感,仿佛能听见玉佩落地的叮咚声。

全诗妙在虚实结合——用"瑶台""玉人"营造仙境感,又用"画角""江城"带回人间;写梅花不直接描摹形态,而是通过"香风"和月下美人的互动来侧面烘托。就像用环绕立体声和蒙太奇手法,让读者同时看到月下倩影、闻到暗香浮动、听见远方号角与近处环佩叮当,多种感官体验交织成一场穿越千年的风雅记忆。

唐彦谦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