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凤凰台的生动画面,充满浪漫色彩和神话气息。
开篇"春江白云起"用江水与白云的流动感,营造出春意盎然的氛围。白云渐渐与凤凰台相连,暗示这里不是普通的地方,而是与凤凰有关的神奇场所。
"双燕肘间出"用燕子从人身边飞过的细节,展现人与自然的亲近。"百花杯下然"则通过酒杯映照百花的巧妙想象,把饮酒赏花的雅趣写得格外生动。
中间两句写景更显精妙:"炊烟多度水"不仅写出炊烟飘过水面的动态美,更暗示这里住着人家;"雉堞已窥天"用城墙一角窥探天空的拟人写法,赋予建筑以生命。
最后两句引入萧史弄玉的典故,但以问句作结:"昔日吹箫客,清歌谁为传",既点明凤凰台的神话渊源,又留下余韵——那些动人的传说,如今还有谁记得呢?这种怅惘的追问,让整首诗在美景之外更添深意。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画,既有"双燕""百花"的明快色彩,又有"白云""炊烟"的朦胧美感,最后用神话传说点题,把现实景物与古老传说自然融合,展现出唐代诗人特有的浪漫情怀。
张时彻
(1500—1577)浙江鄞县人,字维静,一字九一,号东沙。受业于族子张邦奇,治程朱学。嘉靖二年进士。历官福建、云南、山东、湖广、四川,所至有政绩,终官南京兵部尚书。五十三岁罢官里居。寄情文酒而不忘用世之志。有《明文范》、《善行录》、《救急良方》、《芝园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