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晴抱琴登马退山对酒望远醉后作

年长心易感,况为忧患缠。壮图迫世故,行止两茫然。
王旅方伐叛,虎臣皆被坚。鲁人著儒服,甘就南山田。
挈榼上高磴,超遥望平川。沧江大如綖,隐映入远天。
荒服何所有,山花雪中然。寒泉得日景,吐霤鸣湔湔。
举酒劝白云,唱歌慰颓年。微风度竹来,韵我号钟弦。
一弹一引满,耳热知心宣。曲终余亦酣,起舞山水前。
人生几何时,太半百忧煎。今日羁愁破,始知浊酒贤。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中年人面对生活压力时,借酒登山、弹琴抒怀的故事。我们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中年人的烦恼(前8句) 诗人说自己年纪大了容易多愁善感,尤其被现实问题困扰。原本的雄心壮志被世俗琐事消磨,进退两难。这里用"王旅伐叛"(军队打仗)、"虎臣被坚"(武将穿铠甲)来对比"鲁人著儒服"(文人穿长衫),暗示自己作为读书人只能选择归隐田园。

2. 登山解忧(中间12句) 诗人提着酒壶爬上山,看到壮阔景色:江水像丝带一样蜿蜒到天边,雪中山花依然绽放,冰泉在阳光下叮咚流淌。他对着白云喝酒唱歌,微风吹过竹林,正好为他的琴声伴奏。弹到尽兴时,他甚至随着音乐在山水间起舞。

3. 酒中真谛(最后6句) 在酣畅淋漓的歌舞后,诗人突然感慨:人生短暂,大半时间都在焦虑中度过。只有今天放下忧愁时,才真正体会到酒的妙处——不是借酒消愁,而是通过酒获得精神自由。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真实的中年危机写照,现代人也能感同身受 - 用登山、弹琴、跳舞这些具体行动化解抽象烦恼 - 最后点出"浊酒贤"的哲理:酒不是逃避工具,而是帮助人找回本真的媒介 - 画面感极强,雪中山花、叮咚泉水、迎风起舞等场景如在眼前

诗人没有说教,而是用一次完整的"借景抒怀-释放情绪-获得顿悟"的过程,告诉我们:面对压力时,不妨暂时脱离环境,在大自然和艺术中找回自己。

独孤及

独孤及(725~777),唐朝散文家,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