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太子洗马时作诗
希世无高符,营道无烈心。
靖端肃有命,假楫越江潭。
亲友赠予迈,挥泪广川阴。
抚膺解携手,永叹结遗音。
无迹有所匿,寂寞声必沈。
肆目眇不及,缅然若双潜。
南望泣玄渚,北迈涉长林。
谷风拂修薄,油云翳高岑。
亹亹孤兽骋,嘤嘤思鸟吟。
感物恋堂室,离思一何深。
伫立慨我叹,寤寐涕盈衿。
惜无怀归志,辛苦谁为心⑴。
靖端肃有命,假楫越江潭。
亲友赠予迈,挥泪广川阴。
抚膺解携手,永叹结遗音。
无迹有所匿,寂寞声必沈。
肆目眇不及,缅然若双潜。
南望泣玄渚,北迈涉长林。
谷风拂修薄,油云翳高岑。
亹亹孤兽骋,嘤嘤思鸟吟。
感物恋堂室,离思一何深。
伫立慨我叹,寤寐涕盈衿。
惜无怀归志,辛苦谁为心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离开亲友、踏上远行旅途时的复杂心情。全诗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不舍、前路的迷茫,以及孤独的旅途见闻,读来感人至深。
诗的开头直白地表达了作者的平凡——他没有远大的抱负,也没有强烈的进取心,只是奉命前往新的地方任职。这种坦诚让读者立刻感受到他的真实。接着写离别场景:亲友含泪送别,作者也忍不住抚胸叹息,因为这一别可能再难相见。"无迹有所匿"两句特别动人,就像现代人说的"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道出了人际关系的脆弱。
旅途中的孤独感被自然景物烘托得淋漓尽致:作者站在江边极目远望却看不到尽头,南北都是陌生的山林。微风吹过草木,乌云遮住山峦,这些景物描写其实都是在反映他内心的压抑。最精彩的是"孤兽骋"和"思鸟吟"的对比——野兽独自奔跑,鸟儿哀鸣求伴,这不正是作者自己既不得不独自前行,又深深思念亲友的写照吗?
结尾处的情感达到高潮:作者白天站着发呆叹气,晚上躺着眼泪打湿衣襟。最后两句尤其扎心,他说自己并不是不想回家,可是生活的艰辛让他别无选择。这种"为了生活不得不远行"的无奈,在今天打拼的游子们听来依然感同身受。
整首诗就像一封古代的家书,没有华丽辞藻,只有最真实的离别之痛和思乡之情。它打动人的地方在于,时隔千百年,我们依然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每个为了理想或生活而远离家乡的人,都经历过这样的挣扎与不舍。
陆机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之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孙吴灭亡后出仕晋朝司马氏政权,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中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