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春时

倚天楼殿,升平风月,彩仗春移。莺丝凤竹,长生调里,迎得翠舆归。
雕鞍游罢,何处还有心期。浓熏翠被,深停画烛,人约月西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庆春时》描绘了一幅繁华春日里的宫廷生活场景,充满了奢华与浪漫的气息。

开头两句“倚天楼殿,升平风月,彩仗春移”,描绘了高耸入云的宫殿,象征着皇权的威严与富丽堂皇。此时正值太平盛世,春风和煦,彩色的仪仗队随着春天的脚步缓缓移动,展现了宫廷的盛大气象。

接下来的“莺丝凤竹,长生调里,迎得翠舆归”,描写了宫廷中的音乐与欢乐。莺鸟的歌声与凤竹的乐器交织在一起,奏出悠长的曲调,仿佛在为迎接皇后的翠舆归来而欢庆。这里的“翠舆”指的是皇后乘坐的车驾,象征着尊贵与荣耀。

随后,“雕鞍游罢,何处还有心期”,表达了游历归来后的心境。雕鞍象征着高贵的骑乘,游历之后,心中却仍有所期待。这里的“心期”可以理解为内心的愿望或期待,暗示着尽管享受了奢华的生活,但内心仍有未了的心愿。

最后两句“浓熏翠被,深停画烛,人约月西时”,描绘了夜晚的浪漫场景。翠被熏得香气浓郁,画烛静静燃烧,象征着宁静与温馨。而“人约月西时”则暗示了与心爱之人相约在月亮西沉时的私密时刻,充满了柔情蜜意。

整首词通过描绘宫廷的奢华与浪漫,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爱情的期待。虽然生活在富贵之中,但内心仍有所追求,情感细腻而丰富。

晏几道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