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袅娜 隋堤烟柳

忆荒台旧苑,浪说隋朝。龙舟歇,管弦消。只沿堤剩有,残阳疏影,系人愁思,几许长条。

嫩绿将舒,淡黄微改,二月春风似剪刀。晓雾低迷随古渡,暮云黯淡傍河桥。

遥望三眠未起,临风学舞,浑一似、常折纤腰。眉锁恨,黛含娇。

依稀欲见,愁重难描。塞外一声,征夫泪满,门前五树,隐士风高。

骊歌送尽,任今来古往,兴亡不管,付与渔樵。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隋堤的柳树为线索,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历史兴亡的感慨。

上片写隋堤柳树的现状:隋朝繁华早已消逝,龙舟歌舞不再,只剩下夕阳下的柳树,枝条稀疏,勾起人的愁思。早春二月,柳叶将舒未舒,颜色由淡黄转嫩绿,就像被春风修剪过一样。清晨的雾气笼罩着古老的渡口,傍晚的云彩暗淡地依偎在河桥边,营造出一种衰败、凄凉的氛围。

下片进一步描写柳树的姿态和象征意义:柳枝低垂,仿佛还在模仿隋朝宫女折腰起舞的样子;柳叶如眉,似乎含着愁怨和娇媚。接着,词人由柳树联想到不同的人生——塞外的征夫因听到笛声而落泪,门前的隐士以五柳为伴,清高自守。最后,词人感叹:无论古今如何变迁,柳树都无动于衷,历史的兴亡最终只成为渔夫樵夫闲谈的话题。

这首词的魅力在于: 1. 借景抒情:通过柳树的衰败,暗示隋朝的覆灭,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无奈。 2. 意象丰富:柳树既是实物,又象征宫女、征夫、隐士等不同命运的人,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3. 语言生动:比如“二月春风似剪刀”化用贺知章的诗句,形象地写出早春柳叶初生的状态;“愁重难描”则用拟人手法,让柳树仿佛带着情感。

整首词没有直接批判隋朝的奢靡,而是用柳树的“不管兴亡”反衬人的感慨,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历史的无情与人生的渺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