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诗后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译文及注释

两句三年得,一吟(yín)双泪流。
这两句诗我构思三年才得来,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
吟:读,诵。

知音如不赏(shǎng),归卧故山秋。
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赏这两句诗,我将隐迹故,以度残年,再不作诗了。
知音:指了解自己思想情感的好朋友。赏:欣赏。得:此处指想出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这两句诗我构思三年才得来,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
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赏这两句诗,我将隐迹故,以度残年,再不作诗了。

注释
吟:读,诵。
知音:指了解自己思想情感的好朋友。
赏:欣赏。
得:此处指想出来。

题解

贾岛作诗锤字炼句精益求精,布局谋篇也煞费苦心。这首诗就是他视艺术为生命,全身心投入,执着追求完美境界的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题诗后》这首诗表达了一位诗人对自己作品的深情和对知音的渴望。

首句“两句三年得”,说明诗人花费了三年时间才写出这两句诗,可见他对创作的认真和投入。这不仅仅是时间上的付出,更是情感和心血的凝结。诗人对这两句诗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认为它们是自己心血的结晶。

第二句“一吟双泪流”,诗人一吟诵这两句诗,就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这说明诗中的情感非常深厚,可能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或者是他对某种情感的真挚表达。这两句诗触动了诗人自己的心弦,以至于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第三句“知音如不赏”,诗人表达了他对知音的渴望。他希望有人能理解他的诗,能感受到他诗中的情感和深意。如果没有人欣赏他的诗,他会感到非常失落和孤独。

最后一句“归卧故山秋”,诗人表示如果没有人欣赏他的诗,他宁愿回到故乡的山中,独自度过秋天。这里的“归卧故山秋”不仅仅是指回到故乡,更是一种心灵上的回归。诗人希望能在宁静的自然中找到内心的平静,远离世俗的喧嚣和冷漠。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执着和对知音的渴望。诗人通过这两句诗,展现了他内心的情感和对艺术的热爱。他希望有人能理解他的诗,能与他产生共鸣。如果没有知音,他宁愿回到自然的怀抱中,寻找心灵的慰藉。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真实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让人感受到他对艺术和情感的真挚追求。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