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春四首 其四

我恨不如江头人,长网横江遮紫鳞。
独宿荒陂射凫雁,卖纳租赋官不嗔。
归来欢笑对妻子,衣食自给宁羞贫。
今者无端读书史,智慧祗足劳精神。
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霜(一作雪)白趋埃尘。
乾愁漫解坐自累,与众异趣谁相亲。
数杯浇肠虽暂醉,皎皎万虑醒还新。
百年未满不得死,且可勤买抛青春(酒名,唐人名酒多以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不满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首先,诗人羡慕江边捕鱼人的生活,他们用长网在江中捕鱼,虽然辛苦,但能自给自足,不用为官府的租赋烦恼。回家后还能与家人欢笑,尽管生活清贫,却不觉得羞耻。诗人觉得自己不如他们自在。

接着,诗人反思自己读书学习的经历。他认为读书虽然增长了智慧,但也让他精神疲惫,像画蛇添足一样,没什么实际用处。如今他两鬓斑白,却仍在尘世中奔波,感到孤独,因为他的追求与常人不同,难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然后,诗人提到喝酒能暂时让他忘记烦恼,但酒醒后,万千思绪又会重新涌上心头。他感叹自己还未活到百岁,却已经感到生活无趣,只能靠喝酒消磨时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捕鱼人的简单生活和诗人自己的读书生涯,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简单自由的向往。诗人认为读书虽然能带来智慧,但也让人感到疲惫和孤独,而简单的生活虽然平凡,却能让人感到满足和快乐。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