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讲述了一位来自长安的倡家女子,她经常出入燕南一带。虽然她的美貌被人所知,但她更注重德行的修养。她曾经听说过关山遥远,但却不明白为什么人们总是为了名利奔波。她的心情越来越乱,就像秋风在细枝上呼啸,无法平静。
这首诗通过女子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困惑和对内心平静的渴望。她虽然身处繁华之地,却并不被物质所迷惑,反而更看重内在的美德。她对关山的遥远感到疑惑,暗示了她对世俗追求的厌倦和不解。最后,她的心烦意乱与秋风的呼啸相呼应,形象地描绘了她内心的不安和无奈。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简单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面对名利时的内心挣扎。它提醒我们,外在的繁华和美貌固然吸引人,但内在的德行和心灵的平静才是更重要的。通过这位女子的视角,诗人引导我们思考生活的真正意义,以及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安宁。
柳恽
柳恽,字文畅,生于宋泰始元年(465年),卒于梁天监十六年(517年)。祖籍河东解州(今山西运城),南朝梁著名诗人、音乐家、棋手。梁天监元年(502午)萧衍建立梁朝,柳恽为侍中,与仆射,著名史学家沈约等共同定新律。以后在朝中,历任散骑常侍、左民尚书,持节、都督、仁武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今广东广州)刺史。又“征为秘书监、领左军将军”。曾两次出任吴兴(今浙江吴兴县)太守,“为政清静,人吏怀之。梁天监十六年 (517年)卒,享年53岁。赠侍中,中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