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陂塘
对萧萧、满庭风雨,问秋秋怎无绪。
分明似带恹恹病,洗褪秋容如许。
抛不去。
有万叠浓愁,都在秋心聚。
频啼玉箸。
尽莲漏敲残,铜壶滴尽,犹是声声絮。
我待做,窗外芭蕉几树。
好教夜夜听汝。
悲秋可也秋知道,底事浑难为主。
秋何处,只蔓草荒烟,一片寒蛩语。
凄凉砧杵。
把欲断秋魂,生生熔碎,零乱成丝缕。
分明似带恹恹病,洗褪秋容如许。
抛不去。
有万叠浓愁,都在秋心聚。
频啼玉箸。
尽莲漏敲残,铜壶滴尽,犹是声声絮。
我待做,窗外芭蕉几树。
好教夜夜听汝。
悲秋可也秋知道,底事浑难为主。
秋何处,只蔓草荒烟,一片寒蛩语。
凄凉砧杵。
把欲断秋魂,生生熔碎,零乱成丝缕。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秋雨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秋日图景,表达了作者内心浓重的愁绪。
上片开头用"萧萧"形容风雨声,营造出冷清的氛围。作者直接质问秋天为何如此无精打采,把秋天比作一个病恹恹的人,说秋色都被雨水洗褪了。这里用拟人手法,让秋天有了人的情感。接着写愁绪堆积在心头,像永远流不完的眼泪,用"莲漏"(古代计时器)和"铜壶滴尽"来比喻愁绪的绵长不绝。
下片作者说自己想变成窗外的芭蕉树,这样就可以整夜听秋雨声。这里用芭蕉听雨的意象,暗示自己与愁绪相伴的无奈。然后反问秋天是否知道人在为它悲伤,但秋天自己也做不了主,找不到踪影。最后用"蔓草荒烟"、"寒蛩语"(蟋蟀叫声)、"凄凉砧杵"(捣衣声)等意象,把愁绪比作被熔碎、零乱的丝线,形象地表现了内心支离破碎的痛苦。
全词通过秋雨、秋声、秋景的层层渲染,把无形的愁绪写得具体可感。作者没有直接说有多愁,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意象,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挥之不去的深沉哀愁。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让抽象的情感变得鲜活生动,是这首词最打动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