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仲冬十五夜泊吴阊门外霜月满江同伯宏子广寓庸诸友团饮张六姬船头酒酣客有弹三弦者曲尽其妙因作歌赠之

洞庭木落西风多,布袍起客登飞舻。
寒溪绕城月在水,渺渺烟树啼栖乌。
笙竽中断踏歌歇,美人盈盈坐霜月。
杯分绿醑艳金波,钏冷衣单露肌雪。
豪谈剧谑意已尽,座中忽出三弦客。
客年三十美丰姿,正是撩风弄月时。
青绒暖耳紫半臂,纤手削玉揉花枝。
一弦一珠珠活泼,三珠滚滚乱挑拨。
化为黄鸟入花间,澹日和风响钩䀨。
海棠贪睡柳贪眠,一齐唤起春风颠。
沉深堂院下红雨,雨声滴破青苔砖。
隔窗有人愁听雨,哝哝唧唧相尔汝。
须臾萧飒转无聊,阴廊切切秋虫语。
沙头老鹘亦断肠,划然惊起天地霜。
千家砧杵梦魂里,万骑铙歌关塞傍。
悲欢意绪总不同,尽在搊搊抑抑中。
风筝系断刀尺冷,佩环何处敲玎珑。
虫肝鼠胆吉鹩舌,蜂须蝶翅相蒙茸。
喜为微溜吐幽籁,悲作老树含凄风。
四时气候皆可变,何况鬓销青黛颜销红。
蔡女十八拍,嵇生广陵散。
浔阳江头泣嫠妇,柯亭老竹惊飞翰。
何如此客细作碎金琢玉裂缯声,引我诗魂入清境。
客弹已罢歌亦竟,明月欲落不落,美人欲睡不睡,坐客回头共伶俜,总被馀音袅人听。
若非白骨观初成,几为三条弦子愁成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冬夜,诗人和朋友们在船上聚会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音乐和自然的交融,以及音乐带给人的深刻情感体验。

首先,诗人描述了冬夜的景象:西风凛冽,树叶飘落,寒溪围绕着城市,月光洒在水面上,烟树间传来栖息的乌鸦的啼声。这些自然景象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寒意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聚会的场景:笙竽的演奏中断了,踏歌也停了,美丽的女子坐在霜月下,大家喝着美酒,谈笑风生。这时,一位三弦客出现了,他年轻俊美,穿着华丽的衣服,弹奏着三弦琴。他的琴声如同黄鸟在花间飞翔,唤醒了沉睡的海棠和柳树,仿佛春风拂过,带来了生机。

琴声时而欢快,时而悲伤,如同四季的变化,带给人不同的情感体验。诗人用丰富的比喻来形容琴声:如黄鸟鸣叫,如细雨滴落,如秋虫低语,如老鹘惊飞,如砧杵敲打,如铙歌奏响。这些比喻生动地表现了音乐的多样性和感染力。

最后,诗人感叹音乐的魔力,它能让人沉浸在清幽的境界中,忘却一切烦恼。琴声结束后,明月依然悬挂,美人依旧未睡,大家都沉浸在余音中,仿佛被音乐所俘虏。诗人甚至开玩笑说,如果不是自己修行有成,恐怕会被这三弦琴的愁绪弄出病来。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比喻,展现了音乐与自然的交融,以及音乐带给人的深刻情感体验。它不仅赞美了三弦客的技艺,也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敬畏。

李日华

(1565—1635)浙江嘉兴人,字君实,号竹懒,又号九疑。万历二十年进士,除九江推官,授西华知县。崇祯元年升太仆少卿。和易安雅,恬于仕进。能书画,善鉴赏,世称博物君子,亚于王维俭、董其昌,而微兼二公之长。评画之作,文字绝佳。诗亦纤艳可喜。有《官制备考》、《姓氏谱纂》、《李丛谈》、《书画想象录》、《紫桃轩杂录》、《六研斋笔记》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