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墨梅竹

洗尽丹青料,清高绝点埃。
数竿无韵竹,一树不香梅。
与可今已矣,补之安在哉。
千年好风致。唤上笔头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水墨画中的梅竹图,表达了画家追求清雅脱俗的艺术境界。

前四句写画中景物:画家摒弃了鲜艳的颜料("洗尽丹青料"),只用素净的水墨来表现梅竹的清高气质("清高绝点埃")。画中的竹子没有刻意追求形态的优美("无韵竹"),梅花也不以香气取胜("不香梅"),突显了朴素自然之美。

后四句借古抒怀:提到两位画竹画梅的名家文与可(文同)和杨补之,感叹这样的高人如今已难寻觅。但画家认为,这种高雅的艺术风格("千年好风致")可以通过笔墨传承下来,于是挥毫作画,让梅竹的清气在纸上重现。

全诗核心是赞美不事雕琢、返璞归真的艺术风格。诗人认为真正的美不在于外在的华丽,而在于内在的气韵,这种审美追求就像梅竹一样,历经千年依然值得传承。

胡仲参

胡仲参,字希道,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弓弟。生平不见记载,就集中诗知其早岁曾在临安就学(当为太学),应礼部试不第,后以诗游士大夫间,游踪颇广,与冯去非等有交。诗集已佚,仅《南宋六十家小集》存《竹庄小稿》一卷(亦收《两宋名贤小集》)。胡仲参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