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然松枝(壬午)
箫鼓辞寒,夜人秉烛心先暖。
松枝高结小重山,矗矗霞光满。
万点明星历乱。
登时见、珊瑚无算。
香风飘荡,烟雾空蒙,蓬莱庭馆。
火德司天,青藜阁上吹应缓。
山中■■吐光华,渐觉霜威远。
不向邻家乞伴。
画堂煮酒呼儿宴。
花浮椒柏,珠汗帘栊,白驹暗换。
松枝高结小重山,矗矗霞光满。
万点明星历乱。
登时见、珊瑚无算。
香风飘荡,烟雾空蒙,蓬莱庭馆。
火德司天,青藜阁上吹应缓。
山中■■吐光华,渐觉霜威远。
不向邻家乞伴。
画堂煮酒呼儿宴。
花浮椒柏,珠汗帘栊,白驹暗换。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冬日夜晚的温馨场景,充满了烟火气和人情味。
上阕(前半部分)写的是热闹的夜晚:人们用音乐驱散寒意,点起松枝火把,火光像小山一样堆叠,映红了整个天空。火把迸发的火星像无数明星乱舞,又像海底的珊瑚一样绚烂。香风和烟雾缭绕,让人仿佛置身仙境。
下阕(后半部分)转向更私密的家庭场景:掌管火的神灵似乎也放慢了脚步,山中的火光驱散了冬夜的寒气。主人公不找邻居作伴,而是在自家华丽的厅堂里煮酒,叫上孩子一起宴饮。酒里浮着花椒和柏叶(古代年节饮品),珠帘后的欢声笑语中,时间悄悄流逝。
全词通过"火"这个核心意象,把户外热闹的集体活动和室内温馨的家庭聚会串联起来。最动人的是最后"白驹暗换"——用"白驹过隙"的典故暗示:在这样美好的夜晚,人们甚至没注意到时间飞逝。这种对幸福时光的沉浸感,正是这首词最打动人心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