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咏夭桃》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桃花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和美好易逝的感慨。
首句“结叶还临影”,描绘了桃花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娇艳。这里的“结叶”指的是桃树上的绿叶,“临影”则是指桃花在绿叶的衬托下更显美丽。这一句写的是桃花盛开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飞香欲遍空”,写的是桃花的香气四溢,仿佛要弥漫整个天空。这里的“飞香”形容桃花的香气扑鼻而来,“欲遍空”则表达了香气的浓烈和广泛。这一句通过嗅觉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桃花的美好形象。
然而,后两句“不意馀花落,翻沉露井中”,却突然转折,写桃花的凋零。这里的“不意”表示出乎意料,“馀花落”指的是桃花开始凋谢,“翻沉露井中”则形容凋落的桃花飘落到井中,被露水浸湿。这一句通过视觉的描写,展现了桃花的凋零过程,与前面的盛放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桃花的盛开与凋零,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和美好易逝的感慨。桃花虽然美丽,但它的生命却是短暂的,一旦凋零,便再也无法恢复。这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使得这首诗词充满了哲理和深意,让读者在欣赏桃花之美的同时,也能思考生命的意义。
孔绍安
孔绍安(约577-622),字不详,越州山阴人,孔奂长子,孔子三十三代孙。生于陈宣帝太建九年,约卒于唐高祖武德中年,约四十六岁。少于兄绍新俱以文词知名。年十三,陈亡入隋,徙居京兆鄂县,闭门读书,诵古文集数十万言。外兄虞世南异之。与词人孙万寿为忘年之好,时人称为“孙、孔”。大业末,为监察御史。李渊讨贼河东,绍安为监军。李渊受禅,绍安自洛阳间行来奔,拜内史舍人,赐赍甚厚。尝因侍宴应诏咏石榴诗云:“只为时来晚,开花不及春”。为人称诵。寻诏撰梁史,未就而卒。绍安著有文集五十卷,(旧唐书志作三卷,本传作五卷。此从新唐书志)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