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天井关 其五

东君号令忽传新,一点阳和处处匀。
白玉花残梅过腊,黄金条嫩柳回春。
雁离湘浦独淹客,莺啭皇州已可人。
睡杀海棠吹不醒,风前桃李看精神。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过天井关 其五》描绘了一幅春天来临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诗中,“东君”指的是春天的神,他发出新的号令,带来了温暖的气息,阳光普照大地,万物开始复苏。这里用“一点阳和处处匀”来形容春天的温暖和煦,均匀地洒在每一个角落。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来展现季节的变化。白玉般的梅花已经开始凋谢,意味着冬天即将过去;而嫩黄的柳条则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也隐喻着生命的循环与重生。

诗中还提到,大雁离开了湘浦,独自留在这里的客人感到孤独;而莺鸟在皇州欢快地歌唱,已经让人感到愉悦。这里通过动物的行为来反映人的情感,孤独与喜悦交织,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最后,诗人用海棠花的沉睡和桃李花的生机来比喻不同的人生状态。海棠花即使被风吹也不醒来,象征着那些对春天无动于衷的人;而桃李花则在风中展现出勃勃生机,象征着那些积极迎接春天的人。这里通过对比,鼓励人们要像桃李花一样,充满活力地迎接新的开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复苏的喜悦和对积极生活态度的赞美。它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来隐喻人的情感和人生哲理,既有美的享受,又有思想的启迪。

刘秉忠

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