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荆州城望江二首(《统签》作一首) 其一

滔滔大江水,天地相终始。
经阅几世人,复叹谁家子。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荆州城上,望向滔滔江水时所引发的感慨。下面我来帮你分析这首诗的精髓:

1. 江水的永恒与浩瀚:“滔滔大江水,天地相终始。” 这句诗描绘了江水的宏伟和时间的漫长。江水不停地流淌,从古至今,仿佛是天地间永恒的存在。这句诗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江水的敬畏之情,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感慨。

2. 历史的更迭:“经阅几世人,复叹谁家子。” 这句诗则转向了对人类历史的思考。诗人望着江水,仿佛穿越了时间,看到了无数世人的过往。这里的“经阅几世人”是指历经了无数世代的人类历史,而“复叹谁家子”则是诗人面对这漫长的历史,不禁感叹,如今的我们又能算哪一辈呢?这种感慨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无奈和感叹。

整首诗通过描写江水的永恒和人类历史的短暂,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时间的宏大与人生的短暂之对比。诗人站在高处,望着江水,不禁思考着生命的意义和时间的价值,这种深刻的哲思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