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岩

美人一别三千年,思美人兮在我前。
桃花染雨入白兆,信知尘世逃神仙。
空山亭亭伴朝暮,老树悲啼发红雾。
为谁化作神仙区,十丈风烟挂淮浦。
暖翠流香春自活,手撚残霞皆细末。
几回云外落清啸,美人天上骑丹鹤。
神游八极栖此山,流水杳然心自閒。
解剑狂歌一壶外,知有洞府无人间。
酒酣仰天呼太白,眼空四海无纤物。
明月满山招断魂,春风何处求颜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如梦似幻的仙境,核心是表达对美人的思念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全诗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 思念与仙境的交织 开篇就说美人离开三千年,但思念让她仿佛就在眼前。诗人用"桃花染雨"这样鲜艳又朦胧的意象,把湖北安陆的白兆山(李白曾隐居处)写成神仙居住的地方。老树在红雾中悲啼,山水忽然变成仙境,这些超现实的画面其实都是诗人强烈情感的投射。

2. 亦真亦幻的追寻 中间部分像一组快速切换的电影镜头:春天在山间流动,晚霞在指尖粉碎,云外传来清亮的啸声——这些细节暗示诗人一直在追寻美人的踪迹。最动人的想象是"美人骑着红鹤飞在天上",把思念对象神圣化,同时"解剑狂歌""酒酣呼太白"又活画出诗人自己豪放不羁的形象。

3. 孤独与释然 结尾情绪从热烈转向宁静。明月满山时孤独感达到顶点,但"流水闲心"的意境又表现出某种释然。最后两句最耐人寻味:明明知道这山中藏着神仙洞府,却选择在尘世饮酒狂歌——这种矛盾恰恰展现了诗人既向往仙境又眷恋人间的真实心态。

全诗最妙的是把地理景观(白兆山)完全情感化,桃花、红雾、丹鹤这些浓烈色彩构成视觉冲击,而"染雨""残霞""断魂"等细腻感受又让画面带着湿润的质感。看似在写神仙世界,实则袒露着炽热的人间情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