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帝京

水云愁锁烟鸿路。淹滞上林尺素。溪涨少莼鲈,天远多鸥鹭。

寂寞蓼花滩,蓑笠渔郎渡。

望不见、银蟾玉兔。更莫辨、金风珠露。晨井梧飘,晚江枫冷,惨惔巫峡连朝暮。

岂有洛神来,笑展凌波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孤独旅人眼中的秋日景象,字里行间透露出深深的惆怅和思念。

上片(前八句)像一组水墨画: 开篇就用"水云愁锁"定下基调,云雾笼罩的水面像被锁住一般,暗示心情压抑。大雁(烟鸿)飞过的路被阻断,暗示书信(尺素)难通。溪水上涨冲走了家乡的莼菜鲈鱼(暗用晋代张翰思乡典故),只能看见远处鸥鹭飞翔,凸显漂泊无依。蓼花丛中渔夫独坐渡口的画面,进一步强化孤独感。

下片(后十句)转入时间流转的描写: 夜晚看不见月亮(银蟾玉兔),白天分不清秋风(金风)和露珠(珠露),显示心绪迷茫。早晨井边梧桐落叶,傍晚江边枫叶凋零,巫峡景色从早到晚都黯淡无光。最后两句突然转折:哪里会有洛神(水中仙女)出现呢?更别说看她踏着波浪微笑了。这种自问自答,把期待落空的失望感推到极致。

全词妙在三个层次: 1. 空间上由近及远(溪水→天空→渡口→巫峡) 2. 时间上从昼夜到四季(晨梧→晚枫→连朝暮) 3. 情绪从压抑→孤寂→绝望 最后用神话典故的反问收尾,让惆怅余韵不绝。就像现代人看着阴雨天发呆,越看越觉得孤单,突然自嘲"哪会有什么奇迹发生",这种共鸣跨越了千年时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