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将之宣城留别蘧门

馀日霜霰零,猎叶声颾飕。才从真州返,复向宛陵游。

君唱幽兰曲,送我赴轻邮。篷窗窥天缥,江水真安流。

雪霁艳朱炎,相思登北楼。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冬天离别时的场景和心情,语言简洁却充满画面感。

前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冬日的霜雪正在飘落,风吹枯叶沙沙作响。诗人刚从真州回来,又要启程去宛陵(宣城)。这里用"猎叶声"形容风吹落叶的声音,特别生动,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种萧瑟的声响。

中间四句写离别场景:朋友弹奏着《幽兰曲》送行,诗人坐着小船出发。从船窗望出去,天空泛着青白色,江水静静流淌。这里"幽兰曲"可能暗示着高洁的友情,"安流"二字则透露出诗人面对离别时的平静心境。

最后两句突然转到雪后初晴的暖阳,说要在北楼上思念远方的朋友。这里"艳朱炎"形容冬日阳光的明媚,与开头的霜雪形成冷暖对比,暗示着离别中仍怀有温暖的期待。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动画,从风雪送别到晴日相思,既有冬日的清冷,又有友情的温暖。诗人没有直接说多么不舍,而是通过霜叶、琴声、江水这些景物,让读者自己感受那份含蓄的离愁。最妙的是结尾处雪霁天晴的转折,给离别带来了一丝明亮的希望。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