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释氏禅经律论

释氏禅经律论,儒家传记诗书。老君三六部真符。止论一心两字。了得一明心地,诸余土苴何须。忘形忘气总归虚。到此实非譬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不同学派的经典,表达了对“心”这一核心概念的重视。

首先,作者提到佛教的禅经律论和儒家的传记诗书,这些都是各自学派的重要经典。接着,他提到道教的三十六部真符,这些都是道教中的重要符箓。然而,作者认为,无论这些经典如何深奥,最终都归结为“一心两字”,即“心”这一核心概念。

接下来,作者进一步阐述:一旦明白了“心”的本质,其他的东西(“诸余土苴”)都不再重要。这里的“诸余土苴”可以理解为那些琐碎、表面的东西。作者认为,真正的修行或理解,不在于外在的形式或仪式,而在于内心的领悟。

最后两句“忘形忘气总归虚。到此实非譬喻”则是说,当你超越了形体和气息的束缚,最终达到的境界是“虚”,即空灵、无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不是通过比喻或想象就能理解的,而是需要亲身体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的核心思想是:无论你学习的是佛教、儒家还是道教的经典,最终都要回归到“心”的本质。真正的修行不在于外在的形式,而在于内心的领悟和超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