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堂歌九首 其三 ①歌太祖文皇帝

维天为大。维圣祖是则。
辰居万宇。缀旒下国。
内灵八辅。外光四瀛。
蒿宫仰盖。日馆希旌。
复殿留景。重檐结风。
刮楹接纬。达响承虹。
设业设虚。在王庭。
肇禋祀。克配乎灵。
我将我享。维孟之春。
以孝以敬。以立我烝民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是歌颂宋太祖赵匡胤的,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赞颂。诗中,作者将太祖比作天上的星辰,认为他的德行和功绩如同天上的法则,照耀着整个国家。

开头部分,诗人说天是最大的,而太祖就是遵循天道的典范。他的影响力遍布天下,即使是偏远的小国也受到他的庇护。在国内,他治理有方,八方的辅臣都受到他的灵光照耀;在国外,他的光辉也照耀四方。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皇宫的宏伟景象:宫殿高耸入云,仿佛能触碰到天上的星辰;屋檐上的装饰在风中摇曳,仿佛与天上的彩虹相连。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皇宫的壮丽,也暗示了太祖的威严与神圣。

诗中还提到太祖在朝廷上设立礼仪,举行祭祀,以表达对天地的敬意。这一切都是为了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福祉。诗人强调,太祖的功绩不仅在于他的军事和政治成就,更在于他以孝道和敬爱之心治理国家,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最后,诗人表示,自己也将效仿太祖,以孝道和敬爱之心来治理国家,使人民得到幸福和安宁。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华丽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宋太祖赵匡胤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传递了一种以德治国、以孝立民的理念。它不仅是对太祖的赞颂,也是对理想治国之道的追求。

谢庄

谢庄(421-466),字希逸,南朝宋文学家。陈郡阳夏人(今河南太康县),出生于建康。他是谢弘微的儿子,大谢(谢灵运)的族侄。七岁能作文,二十岁左右入仕,在东宫任过洗马、中舍人。稍后,在江州任庐陵王刘绍南中郎咨议参军。元嘉二十六年(449),又随雍州刺史随王刘诞去襄阳,领记室。次年,北魏使者在彭城和刘宋谈判,曾经问起谢庄的情况,可见其声名远布。以《月赋》闻名。由于历仕宋文帝、宋孝武帝、宋明帝三朝,官至中书令,加金紫光禄大夫,故世称“谢光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