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题空山琴雅图

松云出幽壑,流水入素琴。
日伫枫林晚,烟岚绕碧岑。
无怀涵虚静,孤秀时盈襟。
或坐溪亭饮,偶对寒松吟。
凝滞明月下,枕石听钟沈。
鸿迹几时杳,遗世空好音。
钟期千载后,爨桐感不禁。
大均无休止,曷复辨古今。
古调惟自爱,栖栖守高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在深山中的生活场景,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清静高洁生活的向往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前四句写景:松树和云从幽深的山谷中升起,流水的声音仿佛融入了素琴的琴音。太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枫林,山间的雾气缭绕在青翠的山峰周围。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画卷。

中间六句写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隐士心怀淡泊,内心空明宁静,孤高的气质充满胸怀。他有时坐在溪边亭子里饮酒,偶尔对着寒松吟诗。夜晚在月光下沉思,枕着石头聆听远处渐渐消逝的钟声。这些细节展现了隐士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后六句抒情:诗人感叹知音难寻,像钟子期那样的知音千年难遇,只能对着古琴感慨不已。天地运行永不停息,古今之事又何必过分区分。最后表明心迹:虽然古调无人欣赏,但仍要坚持自己的高雅志趣,甘愿隐居在这片山林之中。

全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景物描写和隐士生活细节,表达了作者追求精神自由、坚守高尚情操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中知音难觅的无奈。诗中"孤秀"、"寒松"等意象都象征着高洁的品格,而"钟期"的典故则强化了知音难求的主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