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鳌山集

鳌山临水一青螺,避寇曾传玉趾过。
牡蛎滩回春后雨,飞龙纛映夕阳多。
此时万乘唯航海,何日三军更渡河。
野寺仙题诗句在,侍臣谁赋式微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金鳌山集》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历史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盼。

诗的开头“鳌山临水一青螺”,用“青螺”比喻鳌山,形象地描绘了山的形状和颜色,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觉。接着,“避寇曾传玉趾过”提到历史上曾有人为躲避战乱而经过这里,暗示了国家的动荡和不安。

“牡蛎滩回春后雨,飞龙纛映夕阳多”这两句写景,描绘了春天雨后牡蛎滩的景象,以及夕阳下飘扬的旗帜,画面感很强,既有自然的美,也有战争的影子。

“此时万乘唯航海,何日三军更渡河”这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忧虑。万乘(指皇帝)只能在海上航行,三军(指军队)何时才能渡过河去收复失地?这里反映了当时国家面临的困境,皇帝被迫逃亡,军队无法有效作战。

最后两句“野寺仙题诗句在,侍臣谁赋式微歌”提到了野寺中的诗句,暗示了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传承。而“侍臣谁赋式微歌”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侍臣们谁能写出表达国家衰落的诗歌呢?这句话透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关切和对未来的期盼,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文化的珍视。

齐召南

(1703—1768)浙江天台人,字次风,号琼台、息园。雍正七年副贡,乾隆元年,举博学鸿词,授检讨。与修《续文献通考》、《大清一统志》等书,累擢至礼部侍郎。旋以坠马伤病乞归。后以族人齐周华事株连被捕,夺职放归而卒。生平学术根底经史,尤精于史学,尝谓郦道元《水经注》明于西北而暗于东南,因撰《水道提纲》,另有《历代帝王年表》、《史汉功臣侯第考》、《后汉公卿表》、《宝纶堂文钞》、《赐砚堂诗》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