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令·辇路

辇路,
江枫古。
楼上吹箫人在否?
菱花半璧香尘污。
往日繁华何处,
旧欢新爱谁是主。
啼笑两难分付。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像一部怀旧电影,用几个蒙太奇镜头带我们穿越时空。

开篇的"辇路"二字直接把我们拉到古代帝王车马经过的大道,但作者笔锋一转——这条路上只剩老枫树(江枫古),像位沉默的见证者。紧接着镜头切到空荡荡的楼阁,我们仿佛听见画外音在问:当年那个在楼上吹箫的人还在吗?(吹箫人常象征知音或恋人)

最惊艳的是"菱花半璧"这个特写:半面蒙尘的铜镜,既暗示美人迟暮,又像被遗忘的月亮碎片。这里藏着双重隐喻:铜镜照不出完整容颜,就像逝去的繁华再也拼凑不回。

下阕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回忆杀暴击"。作者站在废墟上发朋友圈式感慨:当年夜夜笙歌去哪了?旧爱新欢像走马灯——这句特别扎心,既像在问别人,更像问自己。最后的"啼笑两难"堪称古代版"哭笑不得",把那种想哭又觉得荒唐,想笑又心头发酸的感觉写绝了。

全词妙在"物是人非"的呈现方式:不直接说多难过,而是让老枫树、破铜镜这些"群众演员"开口说话。就像我们翻到旧照片时,突然被某个背景细节击中那样,这种留白比直抒胸臆更有后劲。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