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思凡

吹箫跨鸾。香销夜阑。杏花楼上春残。绣罗衾半闲。
衣宽带宽。千山万山。断肠十二阑干。更斜阳暮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孤独的女子在春夜里的哀愁与思念。开头“吹箫跨鸾”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仿佛她正在吹奏箫曲,骑着神鸟飞向遥远的地方。然而,“香销夜阑”暗示了时间的流逝,香燃尽了,夜也深了,美好瞬间转瞬即逝。

“杏花楼上春残”点明了时间和地点,春天即将结束,杏花凋零,楼上的她感受到了一种无力的落寞。“绣罗衾半闲”则进一步描绘了她的孤独,绣罗衾是她的被子,但只有一半被使用,暗示她独守空房,无人相伴。

接下来的“衣宽带宽”表明她因思念而消瘦,衣带变得宽松,身体和精神都逐渐憔悴。“千山万山”则象征了她与所思念之人之间的遥远距离,仿佛有无数山川阻隔。

最后,“断肠十二阑干”写出了她极度的悲伤,十二阑干可能是指她所在的楼阁,她在这里无数次徘徊,心碎欲绝。“更斜阳暮寒”则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寒意,夕阳西下,暮色渐浓,寒冷的气息加深了她的孤寂与哀伤。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层层递进,表达了女子在春夜里的无尽思念与孤独,画面感强烈,情感深沉,令人动容。

孙惟信

孙惟信 (公元1179年~1243年)字季蕃,号花翁,开封(今属河南)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三年,年六十五岁。以祖荫调监,不乐弃去。始婚于婺,后去婺出游。留苏、杭最久。一榻外无长物,躬婪而食。名重江、浙间,公卿闻其至,皆倒屣而迎长。长身缦袍,气度疏旷,见者疑为侠客异人。每倚声度曲,散发横笛;或奋袖起舞,悲歌慷慨。终老江湖间。淳祐三年客死钱塘,年六十五。有《 花翁词 》一卷,已佚。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有辑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