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愚士兄
越国盛文献,多士郁如林。
况子崇锋颖,馀声夙所钦。
明闇虽殊资,趣舍岂异寻。
朝游接经毂,夕寝共华衾。
朱弦有迭奏,绿醑无孤斟。
鄙情忝葭玉,高谊契兰金。
合并昔所欢,离索今难任。
子居曾城阿,我阻清湖阴。
岂无车与楫,川途回且深。
仰瞻璚树枝,还顾苍山岑。
顾瞻岂不忍,谅子无遐心。
眷言怀嘉贶,伫立俟徽音。
况子崇锋颖,馀声夙所钦。
明闇虽殊资,趣舍岂异寻。
朝游接经毂,夕寝共华衾。
朱弦有迭奏,绿醑无孤斟。
鄙情忝葭玉,高谊契兰金。
合并昔所欢,离索今难任。
子居曾城阿,我阻清湖阴。
岂无车与楫,川途回且深。
仰瞻璚树枝,还顾苍山岑。
顾瞻岂不忍,谅子无遐心。
眷言怀嘉贶,伫立俟徽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叫"愚士兄"的朋友,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分离后的思念。全诗用平实的语言描绘了深厚的兄弟情谊,读来温暖动人。
诗的前半部分回忆两人曾经的亲密无间:在人才辈出的越国,诗人特别钦佩这位兄长的才华。虽然两人性格不同("明暗殊资"),但志趣相投。他们白天一起乘车出游("接经毂"),晚上同盖一床华被("共华衾"),像合奏的琴弦般默契,喝酒也总是对饮从不独酌。诗人谦称自己像芦苇配美玉("葭玉"),而两人的情谊却如兰草般芬芳、金石般坚固。
后半部分写分离后的思念:如今兄长住在繁华的都城,诗人却困在清冷的湖边。虽然交通不便("川途回且深"),但每当仰望琼树枝、回望苍山时,都会想起对方。诗人坚信这份友情不会因距离改变("谅子无遐心"),最后殷切期盼着对方的来信("伫立俟徽音")。
全诗最动人的是把深厚的友情具象化:同盖一床被子、合奏琴瑟、对饮美酒这些生活细节,让抽象的感情变得可触可感。而"琼树枝""苍山"这些意象,既写出了思念之情的绵长,又带着南方特有的清雅韵味。诗人用"葭玉""兰金"这样贴切的比喻,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敬重,又展现了真挚平等的兄弟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