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帝登景阳楼诗

太液沧波起,长杨高树秋。
翠华承汉远,雕辇逐风游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皇帝登高远眺的壮丽画面,充满动感和皇家气派。

前两句"太液沧波起,长杨高树秋"用两个特写镜头开场:太液池的碧波荡漾,长杨宫的高树染上秋色。这两个皇家园林的典型景物,既点明了地点,又通过"波起"和"树秋"的动感描写,让静止的景色活了起来。

后两句"翠华承汉远,雕辇逐风游"把镜头转向皇帝仪仗。翠羽华盖仿佛连接着遥远的天河,精美的御车好像追着风儿遨游。这里用夸张的手法,把皇帝的出行写得既庄严又飘逸,特别是"逐风游"三个字,把沉重的皇家仪仗写出了几分仙气。

全诗短短20个字,却包含了从地面到天空的多层次空间:池水、树木、华盖、御车,最后视线延伸到远方的天河。诗人用精准的动词"起""承""逐",让整个画面流动起来,既展现了皇家气象的恢弘,又透露出几分超然物外的意境。最妙的是,明明写的是皇帝出游的排场,却通过自然景物的烘托,显得不那么呆板,反而有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感。

柳恽

柳恽,字文畅,生于宋泰始元年(465年),卒于梁天监十六年(517年)。祖籍河东解州(今山西运城),南朝梁著名诗人、音乐家、棋手。梁天监元年(502午)萧衍建立梁朝,柳恽为侍中,与仆射,著名史学家沈约等共同定新律。以后在朝中,历任散骑常侍、左民尚书,持节、都督、仁武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今广东广州)刺史。又“征为秘书监、领左军将军”。曾两次出任吴兴(今浙江吴兴县)太守,“为政清静,人吏怀之。梁天监十六年 (517年)卒,享年53岁。赠侍中,中护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