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苔藓这种微小植物作比喻,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前两句"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说的是:在阳光照不到的阴暗角落,苔藓依然顽强地生长着。这里用"青春"来形容苔藓的生命力,说明即使环境不好,生命也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后两句"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更精彩:苔藓开的花只有米粒大小,但它依然像牡丹那样努力绽放。这里用牡丹这个象征富贵的花来对比,突出苔花虽然微小,但同样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整首诗的精髓在于:它告诉我们不要因为自身条件普通就自暴自弃。就像苔藓一样,即使生在阴暗处、即使花朵微小,也要活出自己的精彩。这种不卑不亢、在平凡中追求卓越的精神,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