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酬晏伯达》写的是作者漂泊半生后回到故乡,却依然感到孤独寂寞,思念老友的心情。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读来让人感同身受。
首联“半生流转任飞篷,万里归来兴又东。” 开篇就点明自己半生漂泊,像无根的飞蓬一样四处流浪。如今终于回到故乡,却发现兴致又转向东方(可能指朋友所在的方向),暗示归乡后依然心系远方。
颔联“寂寞倦投扬子宅,低徊却寄鲁侯宫。” 这里用“扬子宅”和“鲁侯宫”两个典故,表达自己孤独无依的处境。扬子指扬雄,他晚年穷困潦倒;鲁侯宫则暗指朋友晏伯达的住所。作者说自己寂寞疲惫,想投靠朋友却又犹豫徘徊。
颈联“阻寻鸡黍他年约,长忆园林一醉同。” 回忆过去与朋友约定“鸡黍之约”(指朋友相聚的约定),却因种种阻碍无法实现。只能长久地怀念曾经一起在园林中醉酒畅谈的快乐时光。
尾联“何日过君花下饮,烂看浓艳舞春风。” 最后表达对未来的期盼:什么时候能去朋友家,在花下痛饮,尽情欣赏春风中盛开的鲜花呢?这一联充满希望,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
全诗的精髓在于它真实地表达了漂泊者对故乡和友情的复杂情感。即使回到故乡,也未必能消除孤独;真正的慰藉,是与知己把酒言欢、共赏春光。诗中“飞篷”、“寂寞”、“倦投”、“低徊”等词语,生动刻画了游子的疲惫和孤独;而“鸡黍约”、“花下饮”则寄托了对友情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平实,情感深沉,容易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