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伯夷和叔齐两兄弟的故事,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清高和气节。
开头说两兄弟互相谦让王位(就像现代人互相推让功劳),连国家都不要了,只为坚持自己心中的原则。他们来到周朝都城后,发现这个新王朝的作风和自己理想不符(就像现代人发现新公司价值观和自己不合)。
中间四句描写他们的选择:当世界变得污浊时,他们像冰一样清白地隐居首阳山(就像现代人选择辞职归隐)。在山里采野菜时,他们用诗歌怀念上古圣王的时代(就像现代人写文章怀念过去的纯真年代)。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评价:他们这种宁可饿死也不妥协的精神(就像现代人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其高尚程度超越了古今所有人。全诗通过这对兄弟的选择,歌颂了在浑浊世道中保持清白的可贵品质。
吴筠
吴筠 (?一778年),唐朝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字贞节。一作正节。性高鲠,少举儒子业,进士落第后隐居南阳倚帝山。天宝初召至京师,请隶人道门。后入嵩山,师承冯齐整而受正一之法。与当时文士李白等交往甚密。玄宗多次征召,应对皆名教世务,并以微言讽帝,深蒙赏赐。后被高力士谗言所伤,固辞还山。东游至会稽,大历十三年(778)卒于剡中。弟子私谥“宗元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