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梅

梅花宜雪犹宜月,水畔山边更自奇。
十四字传和靖后,又传君际五言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赏梅》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让我们一步步来分析:

首先,诗的第一句“梅花宜雪犹宜月”,说的是梅花在雪中显得格外美丽,在月光下也特别动人。雪和月都是纯净、清冷的象征,梅花在这样的环境中更显得高洁、脱俗。这就像我们今天拍照时选择背景,梅花在雪景或月光的映衬下,效果特别好。

接下来,“水畔山边更自奇”,说的是梅花在水边、山旁显得更加独特和神奇。水和山都是大自然的元素,梅花在这些地方生长,不仅与自然融为一体,还展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美。这就像我们今天去郊游,看到梅花在湖边或山脚下,那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让人感到特别惊喜。

然后,“十四字传和靖后”,这里提到“和靖”,指的是宋代著名的隐士林和靖,他以爱梅闻名,留下了许多关于梅花的诗句。诗人在这里说,林和靖之后,关于梅花的赞美一直流传下来,说明梅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传统和深厚的意义。

最后,“又传君际五言诗”,说的是在林和靖之后,又有许多诗人用五言诗来赞美梅花。五言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简洁而有力。诗人通过这句话,强调了梅花在诗歌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历代诗人对梅花的共同喜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在雪、月、水、山中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喜爱。同时,诗人也借用了历史名人和诗歌传统,强调了梅花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梅花的自然美,也展现了梅花在文化中的深远影响。

叶绍翁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