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在南薰亭宴饮的场景,通过秋天的萧瑟景象反衬出人生的感慨。
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重阳节本该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但此时黄花还未成丛,诗人在虞山南薰亭设宴,与友人共度佳节。这里用"黄花未著丛"暗示时节已晚,带出一丝遗憾。
中间四句用四个典型秋景勾勒出苍凉的氛围:漓江上浮云飘荡、树影凌乱;秋风吹落树叶,在舜帝宫遗址上呼啸作响;深秋时节听到猿猴哀鸣更添愁绪;天空高远却看不见远行的大雁。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秋天特有的寂寥感。
最后两句转入抒情:在西风中饮酒,容颜易老易醉,却惊讶地发现茱萸依旧红艳满树。这里用茱萸的鲜艳反衬人生易老,形成强烈对比。"坐怪"二字用得巧妙,既写出醉态,又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完美结合:漓江浮云、落叶秋风、猿啼雁影这些景物不仅是眼前实景,更象征着人生飘零;而最后茱萸的"满树红"与"秋颜易醉"的对比,把重阳节本应欢聚却难掩惆怅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没有直接说愁,但每个景物都在替他说愁。
谢少南
谢少南(1491-1560),男,明朝上元(江苏南京)人,字应午,一字与槐,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河南布政司参政,以文才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