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其二

飞鸟藏阴,鸣蝉噪午,虚堂静掩无人语。
帘拢三叠下朱廊,轻凉悄悄生庭庑。
愁意都消,吟思更苦,昨宵閒梦凭谁数。
画屏风外但闻钟,骚心欲放知何许。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踏莎行 其二》描绘了一个夏日午后的静谧场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思。

开头两句,“飞鸟藏阴,鸣蝉噪午”,写出了夏日午后的典型景象:鸟儿躲进树荫,蝉鸣声此起彼伏。这两句既烘托了夏日的炎热,也为后面的静谧氛围做了铺垫。

接着,“虚堂静掩无人语”,点明了诗人在空荡荡的堂屋中独处的情景。堂屋静悄悄的,没有人说话,只有蝉鸣声在耳边回响。这种孤独感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帘拢三叠下朱廊,轻凉悄悄生庭庑”,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朱廊下感受微风的情景。帘子轻轻摆动,微风带来了一丝凉意,但这份凉意却是“悄悄”的,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然而,这种平静并未持续太久。接下来的两句,“愁意都消,吟思更苦”,诗人虽然暂时忘却了忧愁,但思绪却更加深沉。这种思绪的转变,源于“昨宵閒梦凭谁数”,即昨夜的美梦无人分享,让诗人感到更加孤独。

最后两句,“画屏风外但闻钟,骚心欲放知何许”,诗人听到画屏外传来的钟声,内心却无法平静。他想要抒发内心的情感,却不知该向何处倾诉。这种无奈与迷茫,正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夏日午后的静谧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思。诗人虽然身处宁静的环境中,但内心的波澜却无法平息,最终只能独自承受这份孤寂与迷茫。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真实又深刻,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