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狄文惠公新庙诗

大江从西来,万里流汤汤。维唐社稷臣,勋业载旂常。

天子在房陵,女后御明堂。晨闻牝鸡鸣,腥闻溢穹苍。

猗公秉忠义,耿耿立庙廊。周旋极黾勉,论议忽慨慷。

载御卷冕归,宗社奕有光。岂徒保国祚,实欲扶天常。

云孙江州牧,宫庙荐烝尝。豆笾孔严洁,丝石载铿锵。

再拜久屏息,低回想忠良。作歌劝臣子,百代踵遗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唐代一位名叫狄仁杰(谥号文惠)的忠臣故事,用生动的画面和比喻赞美他的忠诚与功绩。

第一部分:背景铺垫(前8句) 用长江奔腾的壮阔景象开篇,暗喻唐朝风云变幻的政局。当时武则天称帝("女后御明堂"),皇帝被软禁("天子在房陵"),朝堂被阴霾笼罩("腥闻溢穹苍")。这里用"牝鸡司晨"(母鸡打鸣)的典故,批评女性掌权违背常理。

第二部分:狄公壮举(中间8句) 集中描写狄仁杰的忠勇:他像擎天柱般坚守朝堂("耿耿立庙廊"),巧妙周旋("周旋极黾勉"),最终冒死劝谏武则天还政于李唐("论议忽慨慷")。"载御卷冕归"指成功让皇权回归正统,就像给国家重新点亮了光明。

第三部分:后世敬仰(后8句) 转到后世场景:狄仁杰的后人在江州做官,精心维护纪念他的祠堂("宫庙荐烝尝")。祭祀时器乐庄严("丝石载铿锵"),人们低头追思时,仿佛能感受到忠臣的精神力量。最后两句点明写作目的——希望后世官员都能效仿这样的忠义品格。

诗歌亮点: 1. 比喻生动:用长江喻国运,用"牝鸡"喻乱政,用"腥味"喻朝堂腐败 2. 对比强烈:黑暗政局与忠臣光芒形成反差 3. 时空跳跃:从历史事件切换到后世纪念,突出精神传承 4. 口语化表达:虽然用典但解释性强,如"母鸡打鸣"这种老百姓都懂的比喻

这首诗本质是一篇"忠臣宣传稿",通过狄仁杰的故事告诉所有官员:真正的英雄是那些在危难中守护国家根基的人,他们的精神会像祠堂的香火一样永续流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