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刘处士

度月阻相寻,应为苦雨吟。
井浑茶味失,地润屐痕深。
鸟背长湖色,门閒古树阴。
想君慵更甚,华发昼方簪。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寄刘处士》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刘处士的思念,以及因为天气和环境的变化而无法相见的心情。

首先,作者提到“度月阻相寻”,意思是时间过去了很久,但因为种种阻碍,无法与友人相见。这里的“苦雨吟”暗示了连绵的阴雨天气,让人感到郁闷和无奈。

接着,作者描绘了当时的自然环境:因为雨水过多,井水变得浑浊,茶的味道也失去了原本的清香;地面湿润,留下了深深的脚印。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当时的环境,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烦闷。

在第三句,作者通过“鸟背长湖色”和“门閒古树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鸟儿飞过湖面,湖水映照出它们的背影;门前的古树投下阴影,显得格外宁静。这种景象与作者内心的思念形成对比,更突出了他无法与友人相见的遗憾。

最后,作者想象友人刘处士可能比他还懒散,甚至白天都在梳头发。这里的“华发昼方簪”是一种轻松的调侃,暗示友人可能也过着悠闲的生活,与外界隔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敏锐观察。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友情的珍视,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释遵式

释遵式(九六四~一○三二),俗姓叶,字知白,天台宁海(今属浙江)人。少投东山义全出家,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从宝云义通受业。淳化初,居宝云讲席。真宗咸平中,归天台。大中祥符中,历居景德寺、杭州昭庆寺讲席。后居复兴故天竺寺,赐号慈云。著《净土忏法》、《金光明》、《观音》诸本忏仪行世,又号慈云忏主。仁宗明道元年卒,年六十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