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园歌送河南王说判官
君不见梁孝王脩竹园,颓墙隐辚势仍存。
娇娥曼脸成草蔓,罗帷珠帘空竹根。
大梁一旦人代改,秋月春风不相待。
池中几度雁新来,洲上千年鹤应在(梁园中有雁池、鹤洲)。
梁园二月梨花飞,却似梁王雪下时。
当时置酒延枚叟,肯料平台狐兔走。
万事翻覆如浮云,昔人空在今人口。
单父古来称宓生,祗今为政有吾兄(家兄时宰单父)。
輶轩若过梁园道,应傍琴台闻政声。
娇娥曼脸成草蔓,罗帷珠帘空竹根。
大梁一旦人代改,秋月春风不相待。
池中几度雁新来,洲上千年鹤应在(梁园中有雁池、鹤洲)。
梁园二月梨花飞,却似梁王雪下时。
当时置酒延枚叟,肯料平台狐兔走。
万事翻覆如浮云,昔人空在今人口。
单父古来称宓生,祗今为政有吾兄(家兄时宰单父)。
輶轩若过梁园道,应傍琴台闻政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绘梁园的今昔对比,表达了世事无常、盛衰难料的感慨,同时暗含对友人政绩的期许。
开篇用"君不见"引出历史场景:曾经繁华的梁孝王竹园如今只剩断墙杂草,昔日的美人和珠帘早已化为尘土。这里用"娇娥曼脸成草蔓"这种强烈对比,突出时间的力量——再美的容颜也敌不过自然规律。
中间部分用"秋月春风""雁来鹤在"等自然景象的永恒不变,反衬人世变迁之快。特别是"梨花飞似雪"的比喻,既写景又暗喻繁华如雪般易逝。提到历史人物枚乘(枚叟)和梁孝王的交往,更凸显"平台狐兔走"的荒凉——当年宴饮之地如今成了野生动物的乐园。
最后四句笔锋一转,从怀古转向现实。诗人用宓子贱(宓生)治单父的典故,既赞美兄长治理有方,又委婉提醒友人(王说判官)为政要留下好名声。"輶轩"(使臣的车)经过梁园时,期待能听到百姓对清明政治的称赞。
全诗妙在将沧桑感与进取心融为一体:既承认盛衰无常,又强调为政者可以通过德政在历史中留下印记。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让怀古诗不流于消极,反而充满激励的力量。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