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仙 陶凫芗先生嘱题《客舫填词图》

流水涓涓,正极目、一片暮愁空阔。
轻约小艇如凫,呼云度环碧。
知多少、吟莺心事,奈过了、翠阴时节。
枫外题红,莼边采绿,浑是秋色。
更转眼、树老江潭,叹客里、匆匆记游历。
惆怅满襟幽恨,付蘋洲渔笛。
人自远、汀芦做暝,渐凉光、移上苔石。
想见清夜推篷,暗灯明雪。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泛舟、感怀人生的画面,语言优美,情感细腻。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秋景与孤舟的意境 开篇用"流水涓涓""暮愁空阔"勾勒出空旷寂寥的秋江景象。词人乘着小船("轻约小艇如凫")穿行在云雾环绕的碧水间,像野鸭般轻盈。这里用"吟莺心事"的比喻,暗示自己像错过春天的黄莺一样,空怀才情却已错过施展的时节。枫叶变红、莼菜采绿的细节,都强化了浓郁的秋意。

2. 时光流逝的感慨 下半段情绪转为深沉。"树老江潭"既是实景,也暗喻人生易老。词人叹息自己像匆匆过客,在漂泊中虚度光阴。"满襟幽恨"的愁绪无人倾诉,只能寄托给江上渔笛。芦苇渐暗、月光爬上青苔的描写,巧妙展现了时间推移中的寂寥。

3. 超脱的文人情怀 结尾"清夜推篷,暗灯明雪"是最精彩的画面:想象深夜掀开船篷,只见孤灯映照雪白月光。这一明一暗的对比,既写实又富有象征意义,展现了文人面对失意时,依然保持清雅孤高的精神境界。

全词以秋景写愁绪,但哀而不伤。通过"小艇""渔笛""苔石"等质朴意象,将人生漂泊的无奈转化为一种富有诗意的孤独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寄情山水"的典型心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