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三叩潼关(1972年春)

少年驰走潼关道。风日华山好。
壮年奉使叩函崤。寻壑经邱、窈窕逐低高。
老来三顾关河杳。九曲黄流绕。
秦川渺渺没波涛。万里奔沙、谁与掣蛟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虞美人 三叩潼关》描绘了作者在不同人生阶段三次经过潼关的情景,展现了他对岁月流逝和人生变化的深刻感悟。

少年时期,作者意气风发,驰骋在潼关的道路上,感受到华山的风光秀丽,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对未来的憧憬。这里的“风日华山好”不仅描绘了华山的壮美景色,也象征了少年时代的美好与希望。

壮年时,作者奉命出使,再次经过潼关,这次他有了更多的阅历和思考。他探索山川,经历高低起伏,展现了壮年时期的成熟与稳重。这里的“寻壑经邱、窈窕逐低高”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与探索。

到了老年,作者第三次经过潼关,关河已变得遥远而模糊,黄河九曲回环,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曲折。秦川的渺渺波涛和万里奔沙,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归宿的思索。最后的“谁与掣蛟鳌”则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抗争和对自身力量的怀疑,展现了一种无奈与苍凉。

整首诗词通过三次经过潼关的不同感受,展现了作者从少年到老年的人生历程,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变化的深刻感悟和对命运的无奈抗争。诗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