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浮图 徐积余丈属题所藏钱忠懿王造金涂塔图卷
天花片霎,故国山河,旧家文物,灿金涂宝相牟迦叶。
四万八千,遍转法轮如月。
可奈境缘生灭。
波澄窣渚,随分红桑阅。
庄严设。
传灯幸接,供养卓庵,自耽禅悦。
感前尘金凤愁遭掣(忠懿王词云云。)。
阿耨无边,都付梦中昙钵,问讯两山香雪。
茶烟丈室,相对说清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充满禅意和历史感的世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故国山河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先,诗词开篇以“钟鱼咽”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钟鱼是寺庙中常见的法器,象征着佛教的庄严与宁静,而“咽”字则暗示了一种无声的哀伤,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接着,“天花片霎,故国山河,旧家文物”这几句,描绘了作者眼前浮现的故国景象。天花象征着佛教的神圣,而“片霎”则暗示这些美好的景象只是短暂的幻象。故国山河和旧家文物,则勾起了作者对过去的深深怀念。
“灿金涂宝相牟迦叶”这一句,描绘了佛像的金光闪闪,象征着佛教的庄严与神圣。迦叶是佛教中的重要人物,这里通过他的名字,进一步强调了佛教的主题。
“四万八千,遍转法轮如月”则是对佛教教义的描绘,法轮象征着佛教的传播,而“如月”则暗示了佛教的智慧与光明。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敬仰与信仰。
接下来,“可奈境缘生灭。波澄窣渚,随分红桑阅”这几句,则转向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境缘生灭,意味着世间万物都是无常的,如同水波一样变化无常。红桑则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无奈。
“庄严设。传灯幸接,供养卓庵,自耽禅悦”这几句,描绘了作者在寺庙中的生活。传灯象征着佛教的传承,供养卓庵则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虔诚。自耽禅悦,则体现了作者在禅修中的内心平静与喜悦。
“感前尘金凤愁遭掣(忠懿王词云云。)”这一句,引用了忠懿王的词,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历史的怀念与哀愁。金凤象征着帝王的威严,而“愁遭掣”则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无奈。
最后,“阿耨无边,都付梦中昙钵,问讯两山香雪。茶烟丈室,相对说清绝”这几句,则是对禅修生活的进一步描绘。阿耨无边,意味着佛教的智慧无穷无尽,而“梦中昙钵”则暗示了世间万物的虚幻。两山香雪,则象征着禅修中的清净与超脱。茶烟丈室,描绘了禅修中的宁静与安详,而“相对说清绝”则表达了作者在禅修中的内心平静与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佛教和历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国山河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在禅修中的内心平静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