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令刘熊碑诗

碑云。
君讳熊。
字孟□。
广陵海西人也。
清越孤竹。
德牟产奇。
诚宜褒显。
昭其宪则。
乃相□咨度诹询。
采摭谣言。
刊□诗三章。
其辞曰。
清和穆铄。
实惟干巛。
惟岳降灵。
笃生我君。
服骨叡圣。
允钟厥醇。
诞生歧嶷。
言协典坟。
懿德震耀。
孝行通神。
动履规绳。
文彰彪缤。
成是正服。
以道德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酸枣令刘熊碑诗》是一篇汉代碑文,用诗歌形式歌颂一位叫刘熊的地方官员。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魅力:

1. 人物塑造手法 诗人用了一系列比喻来突出刘熊的品德:把他比作孤竹(象征清高)、说他的德行堪比古代贤人(产奇指春秋郑国名相子产),就像高山孕育的精灵。这些比喻让一个清廉正直的官员形象跃然纸上。

2. 层层递进的赞美 诗歌先写刘熊天生聪慧("诞生歧嶷"指幼年聪颖),再写他精通典籍、德行光辉,接着描述他孝顺父母到感动神明,最后落到他执政时以身作则教化百姓。这种由内到外的赞美顺序很有说服力。

3. 汉代价值观的体现 诗中特别强调"孝行通神"和"以道德民",反映了汉代"孝治天下"的政治理念。把孝顺和执政能力挂钩,是当时社会对官员的核心要求。

最动人的是结尾"成是正服,以道德民"——刘熊不用严刑峻法,而是靠端正衣冠、以身作则来教化百姓,这种治理理念在今天依然值得思考。整首诗就像用文字雕刻的纪念碑,让我们穿越千年仍能感受到这位汉代清官的人格光辉。

蔡邕

蔡邕(公元133年-公元192年),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权臣董卓当政时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后汉三国时期著名才女·蔡琰(蔡文姬)之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