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春•晚浴

梧桐月暗人无影。私瞰处、旧愁都醒。灯晃背湘帘,玉堕春波冷。

金钗卸向银华镜。拂拭久、绿云犹整。箫局漫熏衣,几度添宫饼。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夜晚沐浴后的场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唯美的画面感。

上片(前四句)写夜晚的静谧氛围:月光被梧桐遮挡,四周无人,女子独自沉浸在回忆中,旧日的忧愁被悄悄唤醒。灯光透过湘帘晃动,她的身影倒映在微冷的水波中,像一块温润的玉坠入春水。这里用"玉堕"的意象,既表现女子肌肤的光洁,也暗示她内心的孤寂。

下片(后四句)转入梳妆细节:女子在镜前卸下金钗,反复整理如云的长发。她慢慢用熏笼烘着衣裳,一次次添加香料(宫饼指香料),这个重复的动作透露出她心不在焉的状态。最后两句看似写日常起居,实则通过"漫熏衣""几度添"这些细节,展现女子百无聊赖的惆怅心情。

全词最妙处在于:通篇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灯晃背帘""玉堕春波""拂拭久"这些动态描写,让读者能感受到女子孤独徘徊的身影;通过"旧愁都醒""几度添宫饼"这些细节,让无形的愁绪变得具体可感。词人用细腻的笔触,把女子沐浴后这段私人时光写得既唯美又充满情感张力,就像看一组慢镜头,每个画面都饱含心事。

董以宁

董以宁(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