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顾骠骑诗二首·思文 其一

思文祁阳,祁阳克畯。
天锡纯嘏,宣兹义问。
德音既烈,海外有奋。
既奋斯音,祗敬厥德。
昭治其家,覃及邦国。
永肇仪刑,俾民惟则。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赠顾骠骑诗二首·思文 其一》是作者对一位名叫顾骠骑的将领的赞美和祝福。诗中表达了对他品德高尚、功绩卓著的钦佩,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期望。

首先,诗中提到“思文祁阳,祁阳克畯”,意思是顾骠骑在祁阳这个地方表现出色,战胜了敌人。这里的“思文”可以理解为对他的思念和赞美,“克畯”则指他战胜了强敌,展现了他的英勇和智慧。

接着,“天锡纯嘏,宣兹义问”是说上天赐予他纯正的福气,并且他通过自己的行为宣扬了正义和道德。这里的“纯嘏”指的是纯净的福气,“义问”则是指对正义的追求和宣扬。

“德音既烈,海外有奋”进一步赞美他的品德高尚,声名远播,甚至在海外都有人为之振奋。这说明了顾骠骑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国内,他的品德和功绩已经传扬到更远的地方。

“既奋斯音,祗敬厥德”是说人们因为他的声名而更加尊敬他的品德。这里的“祗敬”表示深深的敬意,“厥德”指他的品德。

“昭治其家,覃及邦国”则是说顾骠骑不仅治理好自己的家庭,还将这种治理方式推广到整个国家,使国家也受益。这里的“昭治”表示明显的治理,“覃及”则是指广泛地影响到。

最后,“永肇仪刑,俾民惟则”表达了作者对顾骠骑的期望,希望他能永远树立榜样,让人民效仿他的行为。这里的“永肇”表示永远开始,“仪刑”指榜样和规范,“俾民惟则”是让人民以他为准则。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顾骠骑的赞美,表达了对他品德、功绩和影响力的钦佩,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期望。诗人希望顾骠骑能成为人民的榜样,带领国家走向繁荣和安定。

陆云

陆云(262年-303年),字士龙,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官员、文学家,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五子。与其兄陆机合称“二陆”,曾任清河内史,故世称“陆清河”。陆云少聪颖,六岁即能文,被荐举时才十六岁。后陆云任吴王司马晏的郎中令,直言敢谏,经常批评吴王弊政,颇受司马晏礼遇,先后曾任尚书郎、侍御史,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清河内史等职。陆机死于“八王之乱”而被夷三族后,陆云也为之牵连入狱。尽管许多人上疏司马颖请求不要株连陆云,但他最终还是遇害了。时年四十二岁,无子,生有二女。由门生故吏迎葬于清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