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书避乱所见女子,末有埋冤姐姐,衔恨婆婆语,极俚。后有螺川杨氏和二首,又自序生杨嫁罗,丙子暮春,自涪翁亭下舟行,追骑迫,间逃入山,卒不免于驱掠。行三日,经此桥,睹无闻二词,以为特未见其苦,乃和于壁。复云,观者毋谓弄笔墨非好人家儿女,此词虽俚,谅当近情,而首及权奸误国。又云,便归去、懒东涂西抹,学少年婆。又云,错应谁铸。皆追记往日之事,甚可哀也。因念南北之交,若此何限,心常痛之,适触于目因其调为赋一词,悉叙其意,辞不足而情有余悲矣
流水断桥,坏壁春风,一曲韦娘。记宰相开元,弄权疮C54D,全家骆谷,追骑仓皇。彩凤随鸦,琼奴失意,可似人间白面郎。知他是,燕南牧马,塞北驱羊。
啼痕自诉衷肠。尚把笔低徊愧下堂。叹国手无棋,危涂何策,书窗如梦,世路方长。青冢琵琶,穹庐笳拍,未比渠侬泪万行。二十载,竟何时委玉,何地埋香。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沁园春》通过叙述一个女子的悲惨遭遇,折射出乱世中普通人的苦难,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权奸误国的愤慨。

词的开头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流水断桥,坏壁春风”,给人一种破败、凄凉的氛围。接着提到了一个女子的故事,她原本生活平静,但战乱打破了这一切。她被追兵逼迫,逃入山中,最终仍未能逃脱被掳的命运。她的经历让人感到心痛和无奈。

词中通过女子的遭遇,进一步揭露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权臣的腐败。提到“宰相开元,弄权疮C54D”,暗指那些手握大权的人只顾自己争权夺利,却不顾百姓的死活。而“彩凤随鸦,琼奴失意”则是比喻那些原本美好的事物和人生,在乱世中被摧毁,变得毫无意义。

词的后半部分,作者借女子的口吻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世道的悲愤。她感叹“国手无棋,危涂何策”,意思是国家已经陷入困境,却没有人能拿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她的眼泪比“青冢琵琶,穹庐笳拍”更加让人心碎,因为她所经历的苦难,远比那些历史上的悲剧更加深刻。

最后,词中提到“二十载,竟何时委玉,何地埋香”,表达了女子对自己命运的绝望。她不知道自己何时才能摆脱苦难,也不知道自己最终会葬身何处。这种对未来的无望,正是乱世中无数普通人的真实写照。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一个女子的悲惨遭遇,揭示了乱世中的社会动荡和普通人的苦难,同时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权奸误国的愤慨。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却充满了深刻的历史反思和人道关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