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 寄怀大竹兄都中

荼蘼落尽东风瘦,春锁一帘尘影。户袅晴烟,梁空白日。

何处天涯人近。不殊风景,应目断江南,水明山暝。

多少销魂,吹来吴雪点双鬓。寒食清明过了。料官阁梅阑。

吟冷诗兴。踏月天街,听鸡禁院,料也难消离恨。南来雁尽,渐说到关河,不传归信。

万里孤岭,猿啼莫紧。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人在暮春时节对远方兄弟的深深思念,情感细腻动人。

上片(前八句)描绘暮春景象:荼蘼花凋谢、春风减弱,春天被尘封在帘幕后。屋里飘着炊烟,房梁上洒着日光,但思念的人远在天涯。虽然眼前风景依旧,但望向江南方向,山水在暮色中模糊不清。最揪心的是,连江南的飞雪都飘到北方,染白了思念者的双鬓——暗示思念之深让作者早早白了头。

下片(后十句)写思念的具体内容:寒食清明已过,料想兄弟在京城官署里,梅花凋零,连写诗的心情都没有。就算兄弟能在皇城根下赏月听鸡鸣,也难解离别之苦。大雁都飞回南方了,却始终没有带回兄弟的音信。最后两句最动人:相隔万里的孤岭上,猿猴的啼叫声啊,请别叫得那么急促——这哭声般的猿啼,更添思念的愁苦。

全词妙在处处对照:北方与江南、眼前景与心中情、热闹的京城与孤独的游子。最精彩的是"吴雪点双鬓"的想象,把无形的思念化作有形的白雪,让读者直观感受到思念的重量。结尾的猿啼声更是神来之笔,用声音把相隔万里的两兄弟连接起来,余音袅袅,令人回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