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诗人在苏州偶遇老友黄子北归时的感慨,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漂泊游子的复杂心情。
前两句像电影开场:苏州的夜晚,两人对着油灯促膝长谈,回忆当初在异国他乡的往事。这里"银缸"就是油灯,点出这是一个充满怀旧氛围的深夜长谈。
中间四句道出知识分子的无奈:诗人说自己像乡野村夫般不懂国家大事,只能独自在烟波中消磨志气。用"梅福"(汉代隐士)和"黄香"(东汉孝子)两个典故,既夸赞朋友品行高洁,又暗示他们这样的贤才在当世难遇知音。
最后两句最动人:为什么总怀念故乡的旧衣裳?也许是因为家乡的桂花树下,还有等着我们回去读书的窗台。这里"初服"指未做官时的便装,"青桂"象征高洁品格,诗人用最朴实的家乡景物,道出了所有游子心底的乡愁。
全诗妙在把沉重的家国情怀、身世之感,都融化在夜话、烟波、桂花这些日常意象里,就像我们现代人聚会时,喝着茶回忆青春,笑着笑着就湿了眼眶的感觉。
傅汝舟
傅汝舟(1476~1557年),初名舟,字远度,又字木虚,号磊老、丁戊山人等,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人。其家初住朱紫坊,后迁丁戊山(嵩山)登龙巷。少与高濲同游学于吏部尚书郑继门下,通天象、堪舆,兼晓黄白炼丹术,曾遍游桂、湘、鄂、齐、鲁等地,求仙访道。好为画,工行草,与高濲齐名。其诗为文学家王世贞所推崇。明正德年间,在福州西湖建宛在堂,一时诗人云集。著有《傅山人集》、《傅木虚集》、《继傅山人集》、《唾心集》、《步天集》、《英雄失路集》各2卷,《拔剑集》3卷,《箜篌集》2卷,《拘虚集》5卷,《丁戊山人集》3卷,《合廾呓弃存稿》6卷,《粤吟稿》1卷,尚有杂著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