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祭祀场景,同时暗含对人间现实的感慨。
开头两句写清晨在庙中祭祀、夜晚敲钟的场景,海风掀起巨浪,营造出神秘庄严的氛围。"鳌头"指巨龟,象征神力,暗示祭祀的隆重。
中间四句用神话典故对比人间与仙境的差异:人间或许真有仙桃(象征长生),但海上却找不到能飞升的"肉马"(指仙人的坐骑),暗示凡人难以成仙。"赤水"是神话中的河流,"象罔"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暗喻寻仙之路渺茫;"翠华"是皇帝仪仗,"芙蓉"象征高洁,说皇恩已断,只能空自流泪,暗含对现实的不满。
结尾两句突然转向现实:皇帝深居宫中,却突然穿上龙袍出现在人间。这里可能有讽刺意味——统治者平时不关心百姓,只在需要时才摆出威严姿态。
全诗通过神话与现实的交织,既展现了神秘的祭祀文化,又隐含对权力、长生的思考,语言华丽但意蕴深刻。
曹邺
曹邺(约816~875),字业之, 一作邺之,桂州(今广西桂林阳朔)人。晚唐诗人。 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曹邺才颖最佳。曹邺曾担任吏部郎中(唐)、洋州刺史(唐)、祠部郎中(唐)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