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红 湘西感怀(二十七年一月)

向湘西。
似干戈隔世,消息楚云迷。
山静苗疆,人亲汉腊,来认当日藩篱。
渐京邑苍茫浪卷,更念那、江左百重堤。
润碧溪山,乱红城郭,都衬狂蹄。
才是国家新造,却伤心万户,又见流离。
传野旌旗,临风鼓角,行趁芳草雄奇。
便扶起中原红萼,倩珍重、还与好风俱。
定有骑吹远闻,复我邦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一萼红 湘西感怀(二十七年一月)》描绘了作者在湘西地区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的开头,作者来到湘西,感觉仿佛与战乱隔绝,但消息依然模糊不清。这里的“干戈隔世”暗示了战争带来的隔阂和混乱。湘西山清水秀,苗族人安居乐业,作者感受到一种与汉族传统的亲近,试图寻找过去的历史痕迹。这里的“山静苗疆,人亲汉腊”描绘了湘西的宁静与和谐。

接着,作者想到遥远的京城,那里的局势动荡不安,江左(江南)的堤防虽然坚固,但依然让人担忧。这里的“渐京邑苍茫浪卷,更念那、江左百重堤”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作者在湘西看到碧绿的溪水和山峦,城郭中花朵盛开,但这些美景却被战争的马蹄声打破。这里的“润碧溪山,乱红城郭,都衬狂蹄”用自然美景与战争的残酷形成对比,突出了战争对美好生活的破坏。

接下来,作者感慨国家刚刚建立,却又要面对万民的流离失所。这里的“才是国家新造,却伤心万户,又见流离”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无奈与悲痛。

在湘西的田野上,旌旗飘扬,鼓角声随风传来,芳草茂盛,展现出一种雄奇的气势。这里的“传野旌旗,临风鼓角,行趁芳草雄奇”描绘了湘西的自然风光与军旅气息的交融。

最后,作者希望中原大地能够重新焕发生机,珍惜和平,让美好的风气重新回归。定能听到远方传来的凯旋之声,国家也将恢复往日的繁荣。这里的“便扶起中原红萼,倩珍重、还与好风俱。定有骑吹远闻,复我邦畿”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希望与坚定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湘西自然风光与战争的对比,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和平的渴望,展现了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