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 桃花狼藉篱落间,偶以兴感,和白石韵

数竿竹色。
待有心付与,情人裁笛。
唱了阳关,客舍青条已堪摘。
春意随人去也,空闲阁、江郎吟笔。
又片霎、落尽夭桃,凌晓拂茵席。
南国。
信寂寂。
料瘴雨夜深,恨若山积。
瘦檠对泣。
胡不归来免思忆。
尝愿经营小圃,书带匝、篱根新碧。
谢世事、期共隐,可怜未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春天桃花凋零时,诗人触景生情的愁绪。我们可以分几个层次来理解:

上片开头用"数竿竹色"起兴,说想找人把竹子做成笛子,暗含思念之情。接着用"阳关"典故(古人送别时唱的曲子),暗示离别之苦。看到客舍边的柳条已经能折下来送别,更添伤感。

"春意随人去"是全词核心——春天和思念的人都离开了,诗人只能对着空楼阁发呆,连写诗的兴致都没了。清晨看到桃花落满席子,这个画面既美丽又凄凉,暗示时光流逝、美好易逝。

下片转向南方景象。"瘴雨"指南方湿热多雨的天气,深夜雨中,诗人的愁绪堆积如山。对着昏暗的油灯("瘦檠")独自流泪,忍不住呼唤:你为什么不回来呢?

最后诗人幻想归隐生活:想在带书卷气的菜园里,看篱笆边长出新绿。但"谢世事"(告别尘世)的愿望终究落空,这种遗憾让整首词在怅惘中收尾。

全词妙在把桃花凋落、春雨夜灯这些日常景物,与思念、归隐的愿望自然融合。不用直接说"我很伤心",但通过"对灯哭泣""愁如山积"这些画面,让读者真切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无奈。最后归隐不得的叹息,也反映了古代文人普遍的人生困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