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未暮春校长麦君率全校员生祭马公墓感怀时局首为七言律一章索和次原韵奉答

三拜忠坟烽火中,神州底定孰英雄。
山容不改前时绿,江色重添昨夜红。
大好乾坤罗壁垒,空馀人狗论勋功。
石麟高卧浑无语,万里看谁破浪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战乱年代,跟随校长和全校师生祭拜民族英雄马公墓时的感慨。全诗用通俗的场景和比喻,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思。

首联"三拜忠坟烽火中,神州底定孰英雄"直接点明背景:在战火纷飞的时代,人们虔诚祭拜英雄墓,不禁思考谁能真正拯救中国。这里用"烽火"象征战争,"孰英雄"的疑问反映了人们对英雄的渴望。

颔联"山容不改前时绿,江色重添昨夜红"用自然景物作对比:青山依旧翠绿,但江水却被战火映红。前句写自然永恒,后句暗指战争惨烈,"红"字既写血色也写火光,画面感极强。

颈联"大好乾坤罗壁垒,空馀人狗论勋功"痛心疾首:大好河山布满军事工事(壁垒),人们却像狗争食般争论战功。"人狗"的比喻辛辣讽刺了那些争名夺利者。

尾联"石麟高卧浑无语,万里看谁破浪风"意味深长:墓前的石麒麟静静躺着不说话,似乎在观望谁能成为乘风破浪的救国英雄。"破浪风"的意象既豪迈又充满期待。

全诗通过祭扫烈士墓的场景,将自然永恒与战乱现实相对照,既有对烈士的缅怀,也有对时局的忧虑,更有对真英雄的呼唤。语言上善用色彩对比(绿与红)和生动比喻(人狗、破浪),让深刻的家国情怀变得可感可知。

0